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包装袋

日本《Photo Asahi》吴晓婷:为可持续未来而重建

时间: 2024-02-02 02:47:39    来源: 包装袋

  郭允是朝日新闻的摄影记者,奋战媒体数十年,去年荣退,现行走于日本和中国之间。郭先生是郭沫若的孙子,虽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但是对中日文化的推动、推广,他保持一贯的热心肠。

  2021年11月8日晚,郭先生在微信上说:“许兄,有事要商量,朝日新闻有一个民间摄影组织,叫做全日本摄影联盟,在它的内部定期刊物上,打算介绍中国六名摄影家,图文并茂。以下是他们发给我的旨意。这事请你协助。”

  我理解,日方希望连载“跨越国境 感受照片”这一主题,以迎接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朝日新闻机构下的这一摄影组织,以连载为契机,感触中国摄影家的作品和语言,异文化的视点、目光,祝愿摄影爱好者在这中间每一个人因此而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增进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相互理解与关心……

  郭允先生本是摄影记者,职业的原因,使得他长期关注国内动向,并注重真实的生活中发生的当下。对中国摄影现状知道,对于所选摄影师,我和郭先生均为职业记者的方面出发,框定的摄影师范畴或长期或独特地反映某一社会事件或现象,由此,我们从中国地域出发拟定一份包含东西南北中十多人的摄影师名单,最后由其与日方商定拍板定了六位了摄影师。因人数所限,很多优秀的摄影师不得不忍痛割爱。

  值得一提的是,在组稿阶段,日方全日本摄影联合会工作人员池永牧子,以及翻译大梧美代子(NHK里的干部)和三木润子之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之高之精细令我肃然起敬。有时遇到一个大概率最终不可能会出现在稿件中的边缘信息,她们也会问三问四,直至弄清为止。对于此,郭允先生,有时笑而不语,有时也会奋起严厉批评当下国内一些同行的做派——敷衍了事,不配做记者。

  池永牧子女士介绍,全日本摄影联盟是由朝日新闻组织的,已具有95年历史的摄影爱好者的团体。会报刊物是双月刊——《Photo Asahi》朝日照片杂志,发行量是9000部,有很多摄影爱好者订购。

  以下是连载第三篇,由中国上海摄影师吴晓婷拍摄的专题:为可持续的未来而重建。

  吴晓婷:我所学的专业和艺术并没什么关系,毕业后在地产公司、咨询公司、贸易公司、难民收容所工作过,进入摄影行业纯属巧合。当然,我从小对美术、设计、手工创意一直很有兴趣,就是没有经过专业学习训练,也不承想过这会成为我的事业。我目前有两份工作,周末在机构教书,教授小学生双语科学课,工作日便是我自己的创作、拍摄时间。我有一个4岁多的孩子,是我不断push自己进步、创作的动力。我喜欢摄影,希望摄影能成为我的语言和声音,成为一种沟通媒介,去传递思想、理念、价值和力量。

  吴晓婷:我出生并生长在上海,高二下半学期去美国继续读高中并申请大学。在美国完成本科后回国工作4年多,随后去悉尼读研。2020年3月回上海至今。

  朝日新闻:请介绍一下您毕业的大学和学部、出国留学的大学、研究生院和学部。

  朝日新闻:你在大学的专业是什么?你在研究生院或留学时的专业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请告诉我你在大学和留学期间的遭遇、人物和事件对你产生了影响。

  吴晓婷:本科主修数学,辅修视觉艺术。大学3年算是我的黄金岁月,就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享受青春。我喜欢我的大学,喜欢那座城市,喜欢我和室友同租的公寓,喜欢在那里遇到的所有的人。至于为什么选数学,当时觉得相对简单还能早毕业,没想太多。至于为什么又辅修了视觉艺术,还是因自己喜欢。当时大家都觉得艺术只能作为兴趣不适合谋生,所以也没想过去读艺术专业。后来毕业回国工作了4年多,又选择去悉尼读研,这次选择的是社工专业,和我的专业和工作经历又完全不一样。其间我在难民收容所的工作经历让我感触很深,世界的另外一面通过这一些人们真实地展现在我的面前。

  吴晓婷:我在临毕业的时候生了孩子。毕业后因为要照顾小孩没办法出去工作,所以就琢磨有什么是能够在家工作并自由支配时间的。在带孩子拍了一套新生儿照片以后我就想这个我能做,所以就自己研究拍摄、宣传等,慢慢做起了新生儿摄影工作室。后来加入了孕妇摄影,也获得了2020悉尼最佳孕妇摄影师。疫情回国以后因为产业生态不同,所以就专注做成人肖像摄影,并开始构思一些创作。

  朝日新闻:您学生时代拍过照片吗?您度过了怎样的学生时光?您在读研究生或留学期间有没什么经历或遭遇导致了摄影?

  吴晓婷:以前喜欢旅游,所以一定会拍照,但就是拍照,无关摄影。纯粹就是把美丽的风景记录下来,然后套个滤镜发个朋友圈。成为职业摄影师可以说是“万万没想到”。

  朝日新闻:请告诉我大学毕业的年份。毕业后你度过了怎样的日子?你找到工作了吗?如果你有摄影以外的工作经验,请告诉我们。

  吴晓婷:我2011年大学毕业,毕业后在一家地产公司的创意部门做总监助理,我们创意总监是我艺术路上的第一个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因为公司人事变动,我被调去了老板的另一家咨询公司,负责中国和澳洲之间的投资项目。总公司成立贸易公司后负责澳洲和中国之间的牛肉进口、批发和零售业务。

  朝日新闻:你现在是摄影师吗?你还有别的工作吗?和媒体有关系吗?你是从一开始就是摄影师吗?

  吴晓婷:目前一半时间做摄影,另一半时间做课外教学机构的老师,教双语(中英)科学课。

  吴晓婷:这次的“重塑”主题创作应该是我摄影生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一套作品。回国的这两年,我也一直在寻找摄影的不同可能,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觉得作为摄影师,若能不单纯输出一些美的图片,而是用摄影作为载体传达一个信息、一个理念,从而可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个正面的影响,那意义将是非凡的。所以,一直也有在探索一些与公益相结合的机会。这次,我选择将我的强项——人像摄影,与环保的概念做结合,用这样一种极致的再利用手法,赋予废品新的意义,旨在增强人们对塑料污染的意识,促使人们关注生活中对塑料制品的过分依赖,从而积极回收、减少使用,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所以这个展之所以叫重塑,一是因为我的主角是塑料,二是希望我们大家可以重塑对塑料的认识和态度,重新思考人在自然问题中的责任,重“塑”生命的可持续新形态。所以它是有现实意义的。

  朝日新闻:可以称Tina女士为自由摄影师吗?你在工作的同时也进行拍摄吗?您在工作中拍摄什么样的主题?

  吴晓婷:我算是独立摄影师,拍摄人像,以女性为主。并没有对外宣传,靠口碑传播。

  吴晓婷:我有一个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我还把他装在推车里带着去拍摄。家人对我挺支持的。

  吴晓婷:第一单新生儿是朋友家的小孩,然后在朋友圈宣传,是不是添置一些拍摄道具,家里的客厅就是工作室,homestudio在我们那里很常见,就这么慢慢做起来的。

  朝日新闻:关于塑料作品,是什么让塑料成为你作品的主题?您何时开始关注塑料垃圾的环境问题?

  吴晓婷:如果去了解一下现在塑料污染对环境、海洋生物和人类自身影响的现状,就会明白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未来世代将面临无法解决的环境灾难。举一些例子,每年约有800万吨的塑料倒入海洋,海洋垃圾带已经从海上塑料岛屿变成了海上塑料雾霾,这些塑料垃圾每年会困杀超过10万只海洋动物,海鸟和鱼的体内发现了各种塑料,这些有毒物质进入鱼虾的脂肪组织里,进入人类的身体,最后可能以癌变组织的形式离开我们的身体。所以这是一个急迫的、严肃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

  朝日新闻:你什么时间开始养成把塑料垃圾变成配饰和艺术品并与女性模特合影的风格?您是如何作出这种想法的?

  吴晓婷:我其实也就是10月份决定做这个主题,然后开始查资料、画手稿,慢慢累积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然后晚上孩子睡觉了我就开始制作。

  吴晓婷:大多都是平日生活产生的,还去饭店里收了些瓶子。双11是中国的一个大型购物节,我从快递包裹里收集了各种塑料填充防撞物包装袋等等。类型很多,有塑料桌布、塑料瓶、塑料文件夹、泡泡膜、防撞膜、包装袋、塑料袋、蛇皮袋、塑料水桶、气泡膜、泡沫球等等。

  吴晓婷:我想用人像表达这个主题,所以结合饰品是最直接的方式,而且我可以独立完成。

  朝日新闻:制作造型艺术或装饰品需要多长时间?你在哪里做的?你对什么感到困难?

  吴晓婷:从定主题到展出就3个月,这期间有空就动手做。都是在家做的,最大的麻烦就是几乎在垃圾堆里住了3个月。

  吴晓婷:首先我的专长就是人像,特别是女性。我拍过很多的女性,听过很多她们的故事,我觉得当代女性是充满力量的,真正地在诠释“改变”、“创造”、“突破”、“生命力”、“打破刻板印象”、“多元的美”、“重新定义”、“重新塑造”这些词汇。我也认识不少活跃在公益、环保组织的女性,所以说选择女性人像,可以说是借力女性的这种力量,互相承载关于“重塑”的意义。在环保上,重塑人们对于塑料污染的认识、重塑人与自然关系和责任、重塑相信改变和从我做起的意志。

  朝日新闻:对于将美与塑料垃圾相结合来制作出对比鲜明的摄影作品,您有何想法?蒂娜女士打算如何表达这两个矛盾呢?捕捉美和塑料垃圾的摄影作品的张力是什么?

  吴晓婷:表达呈现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在艺术表达上更应该去打破刻板印象。为什么垃圾就不能用自己“美”的一面,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其“生命的尽头”,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塑料污染这一严肃、急迫的问题?更何况,环保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回收、再利用,用这样一种极致的再利用手法,赋予废品新的意义,旨在增强人们对塑料污染的意识,促使人们关注生活中对塑料制品的过分依赖,从而积极回收、减少使用,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朝日新闻:也有女性模特的眼睛被隐藏或闭上的作品,有些作品让模特睁开眼睛,模特的眼睛在你的作品中具有怎样的吸引力?你把什么想法放在模特的眼中?

  吴晓婷:我喜欢油画风格的背景布,和较简单的布光方式,去打造一种经典、自然的光影。

  朝日新闻:请告诉我们目前用于拍摄的相机和镜头。到目前为止,您有最喜欢的相机或镜头吗?

  吴晓婷:佳能eos r搭配适马镜头。我一直用的适马镜头,最多使用的是85mm 1.4 art。

  朝日新闻:您现在的作品是从何时开始拍摄的?以后还会继续吗?您有展览或画册的计划吗?

  吴晓婷:我是2021年10月定下主题的。国庆假期开始做research,画设计稿,然后收集各种塑料制品。由于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还有一些设计没能拍摄完成,所以在今后还是会对这个主题做一些补充。现在有画廊和机构有在联系中,可能不久的将来还会再做一些展览。

  吴晓婷:有。有不少。围绕女性的各种主题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有特殊群体,或者有故事的人。我也想拍摄比较艺术的情绪化的作品,目前在构思中。

  吴晓婷:我爱看BBC和国家地理纪录片,特别有小孩以后看得更多了,还是很有感触的。作为一个母亲和老师,我希望和大家一起,作为现今社会的主流力量,可以把这样一个环保的声音和理念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吴晓婷:我去日本旅游过3次。我很喜欢日本,环境舒适、人们都很友好,我也喜欢日本的建筑风格,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日本的食物真的太好吃了!日本的东西从食品、摆件、家具、日用品等等都很精致,注重细节,有设计感。在很多物件上都能看到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无论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留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都做得很有感觉很有思考。

  现代生活中,塑料的使用泛滥,随之而来的污染在飞速增加着。想象一下,就在此刻的地球上,真实存在着一些景象——庞大面积的海洋垃圾带、鱼类腹中的塑料残渣、被渔网束缚致死的海龟……这样的一切迫使着我们一定要去重新思考令人不安的人类未来。当可持续这个议题被广泛关注时,我试图以摄影艺术作为媒介,从女性的方面出发,通过镜头,重新将“美”进行定义,去反射一个充满泡沫幻想的塑料困境。

  要这样去做,首先就要理解一个问题——为何废品,为何美?这可能是在将两个毫不相干的,甚至是矛盾的事物进行碰撞,而产生的结果让人惊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关于重塑的定义。我将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与人进行结合,把人类所体现出的自然美,同塑料废品融合在一起。两个充满矛盾性的对象,被重新组合,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充满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张力的作品。

  这样的行为下,摄影被置于重新构建的“语言”,并放置在媒体的虚拟构架世界中,却将目光聚焦在现实的实际问题上,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在自然问题中的责任,并且寻求人类发展与生态健康的平衡点。以“塑”为型,打破桎梏,重“塑”生命的可持续新形态。

  如果这些意识与意志足够强大,便可将可持续改变成一种新的语言。当重塑的意志闪耀时,我们绝非一个人面对着未知的未来。

Copyright © 安博官网体育入口|安博娱乐登陆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8015534号-1     网站制作网站地图